最新消息

最新消息

2019/03/28 印刷產業三連發:數位、跨領域、綠能生產

文章來源:中時電子報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81024000336-260210?chdtv
發佈日期:工商時報 陳宗慶

在數位傳媒與行動科技的影響下,以往被視為印刷業最大宗的傳統文化印刷業者,積極轉型跨入包裝印刷、數位印刷、雷射標籤印刷及非紙張印刷的領域,這樣轉型效應不只發生在臺灣,數位、跨域及綠生產更是各國印刷產業極力發展的主軸。經濟部工業局為協助業者掌握此發展趨勢,積極推動以綠生產為基底的產業創新,輔導印刷產業從傳統經營的瓶頸脫胎換骨。


以數位印刷與電商輔導  翻轉傳統印刷困境

數位印刷易於與生產管理、訂單系統以及雲端資訊界接的優勢,可提供更多材質與立體物件印製的解決方案,且越來越廣泛應用於生活上。

台灣區印刷暨機器材料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朱勇表示,由於多數印刷企業經營者與從業人員都是技術或學徒出身,對於資訊專業有強烈的數位落差。因此,工業局自106年以來擴大對於印刷相關產業電子商務之輔導,提升業界對於平台架構規劃與經營管理能力,同時建構印刷品雲端溝通體系,強化在平台內容與行銷上所需要的整合性製作能力等,輔導印刷業朝向「智慧商業服務」及營運智能化,以迅速滿足消費市場需求,產生數位經濟效益。

精進印刷跨域應用技術  進行產品功能化創新加

隨著市場板塊的移轉,跨域技術與印刷的關係越來越密不可分,印刷業所擁有的核心技術是可廣泛與其他產業產品結合,透過與不同的產業進行策略聯盟,方可建立穩健的市場地位與競爭優勢。近年來,工業局透過跨域應用技術輔導及精緻印品文創設計開發輔導,協助業者強化對於不同被印材料適性的掌握,並透過影像色彩處理關鍵技術、UV印刷技術、防偽印刷及數位印刷等技術導入,為不同領域產品進行功能化的創新加值,提升開發產品的市場好感度並建立品牌形象。目前促成跨域應用輔導及提升商品化技術之領域包括袋包、塑膠、飲料、美妝保養品及包裝等不同業種,近4年增加產值至少達新臺幣2億元以上。

材料循環與製程減廢並進  推動印刷綠生產

在全球環境因各項污染造成生態破壞的態勢下,各產業無不透過使用環保材料、導入綠色生產製程及環保設計的應用,來滿足消費市場在綠色採購的需求。

中華民國印刷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廖萬來表示,目前印刷廢棄物的處理問題,造成業者極大的困擾,各家業者也期待能從源頭減廢技術的提升來解決根本問題。

近年來,在工業局綠色材料暨循環製程優化輔導的推動下,透過導入綠色生產及被印材料的循環利用,例如廢墨回收再利用、智能化凝集淨化輔導等,不僅降低材料的浪費及生產成本,同時也因善用綠色材料而降低對於環境的危害。後續,將再加強產業鏈之綠生產體系建構及示範案例,達到拋磚引玉之效。

在台灣,印刷企業共計有8,000多家,其中8成以上為中小型企業,面對智慧化與行動科技的發展,更需要有跨界整合的思維與充分掌握市場趨勢,才能夠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擁有永續經營的立足條件。工業局將用印刷服務化、跨域創新及綠色印刷的輔導策略,引領企業從材料、製程、技術及設計等不同面向,加強特殊、精緻、環保與服務模式的創新力道,協助業者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當中以差異化優勢創造新契機。

定位是最怕競爭對手先學到的課程

近幾年接觸到很多的企業,他們大都面臨著同樣幾個問題:

1、 我的產品比競爭對手的好,可是我賣不好,價格高了顧客不接受,價格低了不賺錢。

2、 有些農副產品因為沒有明確的標準,消費者又缺乏專業知識,甚至真假難辨(比如我們接觸到一個做蜂蜜的客戶,出口歐美10餘年,質量是國際標準,可是國內市場顧客只認價格低的,但價格低的又多是假蜂蜜。)這種情況怎麼辦?

3、 企業基礎差,缺人才,缺資金,怎麼跟大企業競爭?

這些都是些實實在在的問題,尤其是一些農副產品企業,長期處在產品競爭階段,手段還很原始,因此迫切需要提升企業的競爭性和盈利性。

我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:產品好固然重要,但如何將自己產品的好傳播出去,這是每一個企業未來重點解決和投入資金的地方,因為這已經不是一個「好酒不怕巷子深」的年代,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產品訴求錯了,哪怕是企業有錢投入做廣告恐怕也難以產生效果。比如:河北一家做白酒的,在北方多數高速公路兩旁的廣告牌都投入了廣告,廣告訴求為:「千年傳奇,誰與爭鋒」,聽說一年的廣告費就三個多億,但這樣的廣告,誰能和白酒聯繫在一起,定位是什麼?顧客利益在哪裡?都不知道,我們認為它的廣告費白花了。同樣河北的另一家企業,做法就高明了許多,就是六個核桃,他的訴求:「經常用腦,多喝六個核桃」,第一是名字起得好,第二是巧妙地將核桃補腦的概念和品牌做了連結,消費者很明確,這個產品對我有什麼好處,因此短短六年的時間就突破了60億的營業規模。我們接觸的一家河南麵粉企業,品牌是「一加一」,運用定位打造自己的品牌短短三年時間,在河南境內就成為了天然麵粉的代表,並且打敗了巨頭益海嘉里的金龍魚。

所以一個企業學會了定位,並不是讓企業多投錢,而是讓企業投入市場的每一分錢都發揮效用,創造利潤。小企業也要打造品牌,根據自身條件和機會,如果不能打造全國品牌就打造地方品牌。如果你掌握了定位,即使是一個小小的紅棗你也能打造全國性的品牌,成為上市企業。河南新鄭的「好想你」棗業,就是長期學習定位,實踐定位的榜樣!

第二個問題其實是第一個問題的延伸,沒有品牌,就只有拼價格。為什麼要把品牌做出來,因為品牌在某些方面就是一種明確的價值,或者是客戶利益。比如:褚橙代表著勵志橙,即使價位高也供不應求,它的附加值就上來了,利潤也自然可觀。又比如:陽澄湖的大閘蟹,五常的大米,這些都是在地方政府的推動下,打造了區域的品牌認知優勢,它能支持企業走出去,做大做強。

政府部門的相關領導為什麼要學習定位?因為政府一旦掌握了定位這門學科,就會根據自身的區域優勢和已有的信譽,去打造品牌,支持地方企業發展壯大,比如:內蒙政府為了支持地方企業打造全國性品牌,不惜將呼和浩特更名為「乳都」這就支持到蒙牛、伊利這樣的乳業集團將「草原好牛奶」的概念販賣給全國人民,產品有了好的認知就自然有好的銷量。同時內蒙企業藉助內蒙的認知優勢打造了羊肉品牌:「小肥羊」、「小尾羊」,打造了羊絨品牌「鄂爾多斯」等。

又比如鎮江主要集中生產運動服並打造了一批運動服品牌。國家也同樣如此,要運用定位,發掘自身優勢,在某一領域有意識的打造認知優勢,支持品牌發展,就像瑞士打造了奢侈手錶的品牌集群,法國打造了紅酒的品牌集群,美國打造了IT業的品牌集群,這些是保證一個國家或是一個區域經濟的中堅力量。

第三個問題,更需要企業認真學習定位理論,傳統的思維是學習行業領導者,這是最大的誤區,因為學習領導者永遠不會成為領導者,恰恰相反,要採取與行業領導者不同的戰略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。

定位是一套競爭的學科,有系統的方法指導企業應對競爭,並打造強勢品牌。因此也是最怕競爭對手先學到的課程。


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finance/lzgqg92.html

定位是最怕競爭對手先學到的課程

 

 

近幾年接觸到很多的企業,他們大都面臨著同樣幾個問題:

 

1、 我的產品比競爭對手的好,可是我賣不好,價格高了顧客不接受,價格低了不賺錢。

2、 有些農副產品因為沒有明確的標準,消費者又缺乏專業知識,甚至真假難辨(比如我們接觸到一個做蜂蜜的客戶,出口歐美10餘年,質量是國際標準,可是國內市場顧客只認價格低的,但價格低的又多是假蜂蜜。)這種情況怎麼辦?

3、 企業基礎差,缺人才,缺資金,怎麼跟大企業競爭?

 

 

這些都是些實實在在的問題,尤其是一些農副產品企業,長期處在產品競爭階段,手段還很原始,因此迫切需要提升企業的競爭性和盈利性。

 

 

 

我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:產品好固然重要,但如何將自己產品的好傳播出去,這是每一個企業未來重點解決和投入資金的地方,因為這已經不是一個「好酒不怕巷子深」的年代,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產品訴求錯了,哪怕是企業有錢投入做廣告恐怕也難以產生效果。比如:河北一家做白酒的,在北方多數高速公路兩旁的廣告牌都投入了廣告,廣告訴求為:「千年傳奇,誰與爭鋒」,聽說一年的廣告費就三個多億,但這樣的廣告,誰能和白酒聯繫在一起,定位是什麼?顧客利益在哪裡?都不知道,我們認為它的廣告費白花了。同樣河北的另一家企業,做法就高明了許多,就是六個核桃,他的訴求:「經常用腦,多喝六個核桃」,第一是名字起得好,第二是巧妙地將核桃補腦的概念和品牌做了連結,消費者很明確,這個產品對我有什麼好處,因此短短六年的時間就突破了60億的營業規模。我們接觸的一家河南麵粉企業,品牌是「一加一」,運用定位打造自己的品牌短短三年時間,在河南境內就成為了天然麵粉的代表,並且打敗了巨頭益海嘉里的金龍魚。

 

 

 

所以一個企業學會了定位,並不是讓企業多投錢,而是讓企業投入市場的每一分錢都發揮效用,創造利潤。小企業也要打造品牌,根據自身條件和機會,如果不能打造全國品牌就打造地方品牌。如果你掌握了定位,即使是一個小小的紅棗你也能打造全國性的品牌,成為上市企業。河南新鄭的「好想你」棗業,就是長期學習定位,實踐定位的榜樣!

 

 

第二個問題其實是第一個問題的延伸,沒有品牌,就只有拼價格。為什麼要把品牌做出來,因為品牌在某些方面就是一種明確的價值,或者是客戶利益。比如:褚橙代表著勵志橙,即使價位高也供不應求,它的附加值就上來了,利潤也自然可觀。又比如:陽澄湖的大閘蟹,五常的大米,這些都是在地方政府的推動下,打造了區域的品牌認知優勢,它能支持企業走出去,做大做強。

 

 

 

政府部門的相關領導為什麼要學習定位?因為政府一旦掌握了定位這門學科,就會根據自身的區域優勢和已有的信譽,去打造品牌,支持地方企業發展壯大,比如:內蒙政府為了支持地方企業打造全國性品牌,不惜將呼和浩特更名為「乳都」這就支持到蒙牛、伊利這樣的乳業集團將「草原好牛奶」的概念販賣給全國人民,產品有了好的認知就自然有好的銷量。同時內蒙企業藉助內蒙的認知優勢打造了羊肉品牌:「小肥羊」、「小尾羊」,打造了羊絨品牌「鄂爾多斯」等。

又比如鎮江主要集中生產運動服並打造了一批運動服品牌。國家也同樣如此,要運用定位,發掘自身優勢,在某一領域有意識的打造認知優勢,支持品牌發展,就像瑞士打造了奢侈手錶的品牌集群,法國打造了紅酒的品牌集群,美國打造了IT業的品牌集群,這些是保證一個國家或是一個區域經濟的中堅力量。

 

第三個問題,更需要企業認真學習定位理論,傳統的思維是學習行業領導者,這是最大的誤區,因為學習領導者永遠不會成為領導者,恰恰相反,要採取與行業領導者不同的戰略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。

定位是一套競爭的學科,有系統的方法指導企業應對競爭,並打造強勢品牌。因此也是最怕競爭對手先學到的課程。


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finance/lzgqg92.html